发展奶业如何未雨绸缪
(上传时间:2010-3-17 17:14:54 文章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浏览次数 )收藏
2008年9月,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发生及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使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随着国家和黑龙江省一系列积极有效政策的保护和推动,牛奶价格已经从去年9月初开始回升。奶业走出困境再度启程时,该如何未雨绸缪成了众多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 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说,黑龙江省是奶业大省,奶业已成为彰显农业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到2008年,全省奶牛存栏221.2万头,同比增长21.9%,全省奶产量达到577.1万吨,同比增长21.8%。目前,黑龙江省牛奶产量位于全国第2位,全省人均牛奶占有量达到151.6千克,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今后一个时期,应以政策扶持为保证,不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强化龙头企业建设,以此来巩固奶业的地位。 赵雨森认为,我国目前奶业遇到的危机,究其根源就是进口奶粉的冲击和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消费者信心缺失。他建议,按市场需求制定奶业发展规划,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速度制定发展规划,规划要实际。奶牛养殖权利法制化,奶牛养殖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养殖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不能只将其片面和农民脱贫致富联系在一起,奶牛业有其特殊性,和其他产业不一样。要加强科学管理,致力于提高单产水平,降低存栏数,实施规模养殖。奶牛业是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国家应有计划、有组织地淘汰劣质牛,彻底改善牛群结构。奶业管理部门应在加强对奶牛散养户的技术培训和奶源质量管理与监督的同时,大力提高奶农的科学养殖水平。 委员们还针对乳制品安全问题提出,应全面采用标准化免疫程序,推行健康合格证制度,把疫病带来的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继续完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建设,把好奶牛进出关口,严格执行双向隔离规定,防止疫情传入传出。 全国政协委员付刚说,目前生鲜乳质量监测体系没有形成,且手段严重不足和落后,乳制品质量监管任重道远。标准化奶站建设任务艰巨,设备不足、机械化水平低,且奶站改制工作仍需地方政府加大力度。他认为应尽快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体系,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加大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广gmp、haccp及iso质量认证体系,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付刚还认为,新建奶源基地不应再发展散养户模式,应有计划地引导现有散养户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过渡,尽快创新龙头企业体制机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支持乳品企业加快整合重组步伐,力争用三年到五年时间,打造两个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乳业发展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名、优、新、特产品研发步伐,迅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应从市场营销入手,加大乳品企业及其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黑龙江省优质、安全的乳制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龙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