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开运麻将官方下载 >> 行业动态-关注企业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奶牛低血钙与酮病的有效预防

    (上传时间:2022/4/5 14:44:44 文章来源:乳业资讯网  浏览次数  )收藏


  • 奶牛低血钙与酮病的有效预防-开运麻将官方下载

     


         

      在奶牛的产后代谢病中,低血钙和酮病都是由于血液中的指标异常,进而导致真胃移位、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繁殖问题、瘤胃迟缓、脂肪肝等问题的发生,不过,正确的药物使用、良好的日粮搭配及牧场管理皆可有效预防酮病和低血钙。

    (一)低血钙

       奶牛低血钙症通常在分娩后发生,尤其是大多数高产奶牛在分娩后都会出现该病。这是由于在产犊前后奶牛合成初乳和牛奶需要大量的钙,若这段时间摄取的钙不足以弥补合成奶牛流失的钙,就易出现低血钙症状。奶牛发生该病会导致生产瘫痪,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发生死亡,还会诱使其在泌乳早期发生其他疾病。
    01
     病因
       血钙的平衡是一种复杂的摄入、输出以及再循环机理,主要是在激素、甲状旁腺以及维生素d的作用下调控机体对日粮钙的吸收、钙的保存以及骨骼钙沉积的动用。奶牛产犊后,如果经由肠道吸收的钙以及从骨骼中动用的钙无法完全满足需要,而需要动用血液中的钙时,就会发生该病。一般来说,1头奶牛如果分泌10kg初乳,每千克含有2.3g钙,也就是每次泌乳就有23g的钙被损失,而这些钙量要相当于机体血钙正常的储存量的9倍,甚至更多,这就是导致奶牛在分娩后有67%左右概率发生低血钙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认识这种疾病时,有以下几个较为关键的因素。大多数二胎或二胎以上的牛在产犊时都会发生暂时性的低血钙;低血钙与新产牛其它疾病有关;口服补钙是新产牛表现出产后瘫痪症状时最好的治疗方式;亚临床性低血钙比临床性低血钙造成的损失更大;即使牛场使用了阴离子盐成功减少了产后瘫痪症的发病,但口服补钙仍然是有益的。
    02
     影响因素
      年龄:据报道,奶牛发生该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年龄的影响。通常来说,青年奶牛与老龄奶牛相比,发生该病的概率明显降低,且在发病时也会表现出较轻的症状,这可能与青年奶牛具有较强的吸收钙离子的能力密切相关。
    品种:奶牛品种不同,也会导致发病率存在明显不同,其中娟姗牛是目前所有奶牛品种中发病率最高的品种,其次是挪威红牛丹和麦红牛,再次是荷斯坦奶牛,会存在这种差异,主要可能是由于娟姗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更高水平的钙离子,同时其肠道中只含有较少的受体物质能够用于吸收钙离子,导致无法摄取足够的钙源,从而导致更容易发生该病。
       日粮离子平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该病也属于一种离子失衡类疾病,如果奶牛摄取的日粮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阳离子(如钙、钠、镁、钾),尤其是含有过高水平的钾离子,会导致机体血液呈碱性,且随着饲料中的阳离子含量的增加,会导致血液碱性不断增强,但如果无法吸收阳离子,则不会影响血液ph值。一般来说,奶牛在围产期具有较差的吸收钙和镁的能力,从而导致这两种离子不会具有明显的致碱性作用,但如果日粮中含有高水平的钾、钠离子时,就会导致机体血液呈碱性,从而容易引起低血钙症。
      低血镁症奶牛患有低血镁也是引起机体低血钙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由于血液中含有过低水平的镁离子,会明显抑制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并通过诱导甲状旁腺激素受体和g刺激蛋白复合体构像发生该病而影响靶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最终引起低血钙症。
    03
     诊断
      钙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之一,在动物体内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文献报道,血液中的钙,与白蛋白结合的钙约占总43%一47%,与枸櫞酸盐和磷酸盐结合的钙占5%~10%,钙离子约占48%~52%。其中钙离子是生理活动物质,因此,在生理功能的研究及临床某些与钙代谢有关的疾病诊断方面,直接测定钙离子是最理想的
    在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病牛往往会侧趴卧在地面,四肢聚拢在腹下,颈部朝向胸侧弯曲,气喘,呼吸急促,瞳孔散大,全身肌肉出现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应淡漠,失去知觉,后躯明显无力。体温升高达到41℃左右,心跳每分钟达到120次。
      不过,患有亚临床低血钙的奶牛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血液钙离子浓度降低,会减少采食量,降低瘤胃和肠道蠕动,易感代谢和传染性疾病,包括新产牛常见疾病如酮病、胎衣不下、真胃移位和乳房炎。
    钙离子是维持骨骼肌和胃肠道运动的重要因素,所以相关的任何一个系统发生问题,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采食量降低、代谢病增加、产奶量降低等。50%以上的二胎或二胎以上的牛都会发生亚临床低血钙,平均而言,临床性低血钙(血钙浓度低于5mg/dl)的发病率应低于5%。但是,据估计每出现1头临床性低血钙,可能就有10头奶牛患有亚临床低血钙(血钙浓度5-8 mg/dl)。
    04
     预防措施
      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能够有效预防机体产后发生低血钙症等疾病。要选择适当且品质优良的饲料原料,并按照标准进行严格搭配,且在产前逐渐更换饲喂临产专用日粮。注意全混合日粮配制效果,确保精粗比例适当等,即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必须不断对钙、磷比例进行调整。
    奶牛围产期,适宜饲喂钙、磷比例在(1.5~2.0):1.0的日粮有利于钙吸收;钾和镁含量应该分别为1.30%和0.40% -0.45%。分娩前2星期开始,日粮钙、磷比例适宜调整为1:1分娩结束后,可在日粮中添加比较容易吸收的钙源,且钙、磷比例要恢复到(1.5~2.0):1.0。另外,奶牛妊娠后期要注意加强保胎,供给足够的饮水,适当增加户外运动,确保其能够顺利产犊。
      口服补钙产犊前后至少需要2次口服补钙,一次是在产犊前,第二天进行第二次补钙。产犊后血钙浓度的最低点发生在12~24h,为避免使牛在血钙最低的时候没有充足的钙,最好口服补钙4次,产犊前12h口服一次,产犊时补充一次,产犊后12h和24h各一次。
    另外,越来越多的牧场开始使用阴离子盐,使用阴离子盐应该采用高钙还是低钙日粮是之前的争论焦点。虽然理论上应该采用高钙日粮,但近几年几个集团牧场尝试了低钙日粮加上阴离子盐,实际效果比前者略好。因此,重点本身不在于高钙还是低钙,影响钙代谢的不仅仅钙本身,阴离子盐的水平和来源,镁的供应,磷的水平等都会影响钙的代谢。


    (二)酮病



    01
     病因

      酮病是由于奶牛从分娩前开始直到产后30天左右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导致奶牛从消化道吸收的能量不能满足维持生理活动和生产需要,造成体脂动员过度,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血液、尿液、乳汁中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含量升高而引起的疾病。血液中酮体含量增加者称为酮血症,尿中酮体含量增加者称为酮尿症,乳中酮体含量增加者称为酮乳症。健康牛只血清中酮体含量通常低于1.4mmol/l,血清中酮体含量大于3.0mmol/l为临床型酮病,1.4mmol/l~3.0mmol/l为亚临床型酮病。

    02
     影响因素
      奶牛酮病多发生在产后1~3周,其它时间段少发,多见于产前肥胖牛和产后泌乳量高、消瘦的多胎牛。奶牛产后泌乳峰值大多出现分娩后4~6周,此时,奶牛的食欲和采食量尚未恢复,摄入的能量与泌乳量相比较,不能满足高产奶牛的能量需要量,奶牛能量负平衡导致酮病的发生。产后泌乳高峰期日粮供应不足,品质低劣、单纯或饲以低蛋白、低能量水平的日粮时易发生本病,此时发生的酮病也称为消耗性或饥饿性酮病。若青贮质量低劣,日粮中含有过多的丁酸(即生酮物质),如劣质青贮饲料含丁酸较高,多汁饲料制成的青贮饲料所含的生酮物质多,所含乙酸、丁酸转化成丙酮,造成奶牛酮病的发生。此外,饲料中缺乏钴、碘、磷等矿物质元素也会诱发酮病。
    产前过度肥胖引发酮病。干奶期过长;奶牛因为繁殖问题提前进入干奶圈,在干奶圈停留时间过长引起肥胖;干奶期日粮能量水平过高。肥胖牛酮病常发生于分娩后1~2 周,开始为亚临床型酮病,之后逐渐转变为临床型酮病, 这种酮病的发生与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不能有效地转化成葡萄糖有关。 
      围产前期瘤胃功能低下,瘤胃微生物群系和瘤胃乳头、黏膜生长不良,导致从瘤胃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诱发酮病;产后日粮精粗比例、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比例、钙磷比例、纤维比例、含水量不适宜容易诱发酮病。热应激、冷应激、分娩应激、频繁转群、头胎牛与经产牛混群饲养、过度拥挤和过度挤奶等均会促使奶牛发生酮病。 
      奶牛发生了皱胃变位、瘤胃内存有异物、创伤性网胃炎、皱胃积砂、皱胃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会引起牛食欲减退,产后得不到必需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若奶牛在分娩前处于亚健康状态,产后也易患酮病。怀孕牛只往往从产前7天左右开始干物采食量明显下降,开始进行体脂动员。有研究表明,奶牛产犊当天的能量需求是产犊前的两倍,而此阶段的奶牛采食量却下降,因此所有的分娩牛都会经历能量负平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酮体产生,如果奶牛分娩前1 周发现以下亚健康状态,如体况评分超过4分,或体况低于2.75 分,瘤胃过度空虚,乳房严重水肿,羊水过多,4 胎次以上的奶牛,产后容易发生酮病。
    03
     预防措施
      预防酮病的根本方法是严格执行分群管理,控制奶牛的体况在干奶前保持在3.0~3.25分,严格禁止将繁殖障碍造成的无乳牛赶进干奶牛群;通过营养控制满足胎儿生产和母牛储备;增加干奶期和围产前期奶牛产前采食量;合理转群,控制围产前期牛群密度,尽量减少分娩前1周的干物质采食量下降过多;强化奶牛产后分群管理,及时调整日粮结构,增加日粮浓度,科学使用添加剂促进瘤胃功能,增加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减少能量负平衡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同时要加强产后护理,促进子宫复旧,降低子宫炎的发生。 
       科学分群,严格管理,保持日粮稳定性。奶牛产前和产后要严格将头胎牛和经产牛分群饲养,保持分娩前后饲料一致;加强食槽管理,频繁推料,保持新产牛每天剩料控制在5%~7%,在增加采食时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饲料的二次发酵。 
      注重产房管理。给奶牛提供充足的产犊空间、饲料及饮水,并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可降低产犊应激。提高牛的舒适度。避免热应激和冷应激,水槽及料槽干净充足,运动场整洁,加强消毒等。产后实时进行酮病检测。对产后第7天、第15天、第22天的奶牛进行检测,抽查12%,进行血酮值检测,血酮值高于1.4mmol/l,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使用烟酸。烟酸参与脂肪代谢,可以有效减少酮病发病率,产前每头牛每天6~10g,产后牛也可以使用。饲喂过瘤胃胆碱,每头牛每天60g,产前产后各饲喂30天。胆碱可增加肝脏用于运输甘油三酯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产量。将甘油三酯运输到其它组织,能减轻能量负平衡时肝脏脂肪沉积。饲喂生糖物质,包括丙二醇、丙酸钙等。国内很多牛场产后灌服丙二醇预防酮病(每天300~500 ml,连用3~5 天),效果明显。丙二醇适口性差,因此不能与饲料一起使用,可以将固化丙二醇添加日粮中饲喂。干奶期使用莫能菌素。莫能菌素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增加瘤胃中丙酸产量,从而减轻酮病和脂肪肝,但是效果持续时间短。产前肥胖牛注射科特壮(主要成分是b族维生素)可以预防酮病。产前注射2 针,产犊当天注射1针,效果良好。科特壮可用于干奶期肥胖牛的个体干预及酮病的辅助治疗,其作用机理是修复肝脏,保证肝脏的糖异生及免疫功能,降低脂肪肝的影响。产后1~30天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每天每头150g。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 开运麻将官方下载 copyright © 2007-2009 云南省奶业协会 地址: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营养楼307室 邮编:650201 联系人:毛华明(会长)
电话:0871-3649220 传真:0871-3649220 e-mail:dayp2006@126.com 云南省奶业协会qq群:51121847 开运麻将官方下载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